• <ins id="fvcgh"><video id="fvcgh"><optgroup id="fvcgh"></optgroup></video></ins>

      <ruby id="fvcgh"><option id="fvcgh"></option></ruby>
      <ins id="fvcgh"></ins>

      <tr id="fvcgh"></tr>
      <ins id="fvcgh"><option id="fvcgh"></option></ins>
    1. <code id="fvcgh"></code>
      <ins id="fvcgh"><acronym id="fvcgh"><optgroup id="fvcgh"></optgroup></acronym></ins>
      <ins id="fvcgh"><option id="fvcgh"></option></ins>

      發送短信 撥打電話

      批發流程

      當前位置:首頁 - 圖書類型展示

      自卑與超越

    2. 作 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3.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4. 日 期:2017-01-01
    5. 開 本:16開
    6. 裝 幀:精裝
    7. ISBN?。?787505737488
    8. 市場價: 39.8
    9. 會員價: 18
    10. 折 扣: 0.45
    11. 節 ?。?21.8
    12. 圖書介紹

      譯者序/1


      一、 生活的意義/1

      1.生活對于我們的意義/2

      2.人生的三大事實/4

      3.社會情感/7

      4.童年對人生的影響/11

      5.童年記憶的重要價值/16

      6.合作的重要性/19


      二、心靈與肉體/21

      1.心靈與肉體的交互作用/22

      2.情感影響發展/25

      3.身形、性格與心智/37


      三、自卑感和優越感/41

      1.自卑情結/42

      2.追求優越感/49

      3.設立有意義目標/53


      四、早期的記憶/61

      1.理解記憶/62

      2.關于早期記憶的六個案例/65

      3.行為的根源——早期記憶/74


      五、夢/81

      1.關于夢/82

      2.弗洛伊德學派與夢/84

      3.個體心理學派與夢/86

      4.夢的構成/90

      5.常見的夢/94


      六、家庭的影響/105

      1.母親的影響/106

      2.父親的角色與責任/116

      3.為人父母/121


      七、學校的影響/135

      1.教育的變革/136

      2.教師的角色/137

      3.課堂里的合作與競爭/141

      4.天賦與習得/145

      5.區分孩子的個性/148

      6.顧問會議的工作/154


      八、青春期/157

      1.什么是青春期/158

      2.心理特征/158

      3.生理特征/159

      4.青春期的掙扎/160

      5.青春期的性意識萌芽/165

      6.正視青春期/169


      九、犯罪及其預防/171

      1.犯罪心理/172

      2.罪犯的類型/181

      3.合作的重要性/189

      4.如何矯治犯罪行為/198


      十、職 業/207

      1.平衡生活的三條系帶/208

      2.職業的早期訓練/210

      3.影響職業選擇的其他因素/212

      4.對待職業的態度/216


      十一、人及其同伴/219

      1.人類需要團結/220

      2.利己主義/222

      3.過失犯罪/227

      4.社會興趣和社會平等/228


      十二、愛情與婚姻/231

      1.愛情、合作與社會興趣的重要性/232

      2.夫妻是平等的伙伴關系/235

      3.不適合結婚的人/242

      4.婚姻觀與人生觀/247


      阿德勒年譜/251


      精彩書摘

      1.生活對于我們的意義



      人類生活在“意義”之中。我們一生中所經歷的事物并不僅僅是單純的事物,更為重要的是這些事物對我們人類的意義。即使是我們生存的環境中最簡單的事物,人類在接觸它們的時候也是從自己的角度作為出發點來看待它們的?!澳绢^”指的是“與人類自身有關系的木頭”,“石頭”也是“作為人類生活因素之一的石頭”。如果有人想脫離意義的范疇,而使自己僅僅生活在單純的環境之中,那么他一定非常不幸:他將與自己周圍的人喪失溝通的基礎,他的行為無論是對他自己,或是對其他人都毫不起作用,都沒有任何意義。我們一直是以自己賦予現實的意義來感受現實,我們所感受的不是現實本身,而是現實被我們所賦予的意義,或者說是我們的感受是我們自己對現實的解釋。因此,我們可以順理成章地說:每個人感受到的意義多多少少總是不完全的,甚至是不正確的,因為“意義”是一個充滿了謬誤的領域。

      假如我們問一個人:“生活的意義是什么?”他很可能回答不出來。通常,人們不愿讓這個看似沒有意義的問題來困擾自己,所以總是用一些陳詞濫調的回答來搪塞;或者,人們干脆認為這個問題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我們無法否認,自從人類有自己的歷史開始,這個問題便已經存在了。在我們這個時代,不僅是青年,連一些上了年紀的人們也會經常為之困惑:“我們為什么而活著?生活的意義又是什么?”自然,無數的事實讓我們可以斷言:通常人們只有在遭遇失敗挫折的時候,才會發出這種疑問;假如一個人的一生中沒有任何的波瀾和起伏,也沒有遇到過任何的困難和險阻,那么這個問題便不成其為問題,也不會被訴之于言詞。

      在一般情況下,人類通過自己的行為來詮釋生活的意義,幾乎每個人都只把這個問題和它的答案通過自己的行為表現出來。如果我們觀察一個人的行為,而完全不管他的言論,我們將會發現:他的姿勢、態度、動作、表情、禮貌、野心、習慣、特征等等,無不體現出他個人對于“生活意義”的理解。他的行為讓我們相信,他似乎對某種關于生活的解釋深信不疑,他的一舉一動都蘊含著他對這個世界和他自己的看法。他似乎是在用自己的行為向世人宣告:“我就是這個樣子,而世界就是那種形態”,這便是他賦予自己以及生活的意義。

      生活的意義因人而異,也正因為如此,生活的意義多得不可勝數。而且,我們會發現,每一種個體自認為正確的生活的意義可能多少都含有錯誤的成分在里頭,沒有人擁有絕對正確的生活意義;但同時我們也會發現,無論是哪一種生活的意義,只要有人持這種態度,它也絕不會是完全錯誤的。所有的生活意義都在這兩個極端之間變化。然而,這些變化——或者說,不同的人賦予生活不同的意義卻有高下之分:它們中有些很美妙,有些則很糟糕;有些錯得多,有些則錯得少。我們還可以發現:較好的生活意義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而較差的生活意義則都缺乏這些特征。這樣,我們通過對經驗的歸納總結,就可以得到一種相對“科學”的生活意義,它是真正意義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們應付與人類有關的現實的“意義”。在此,我們必須牢牢記?。骸罢鎸崱敝傅氖菍θ祟惖恼鎸?,對人類目標和計劃的真實。除此之外,沒有別的所謂“真實”。如果還有其他的“真實”存在,它也和我們沒有關系,我們無法知道這種“真實”,這種“真實”也因此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2.人生的三大事實



      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三條重要的事實,這些事實是他必須隨時牽掛于懷的。一個人的現實生活不得不受這三條事實的制約,他所面臨的問題也都是這些事實所造成的。由于這些事實無所不在地纏繞著人類,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回答因此而產生的問題,一個人對這些問題的回答能夠體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個人理解。

      這三個事實之一是:我們人類居住在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上,我們沒有辦法脫離地球的表面去討生活。換句話說,我們無處可逃,我們必須在這個事實的限制之下,依靠我們所居住的地球提供給我們的資源繁衍生息。我們必須發展我們的身體和心靈,以保證人類的未來得以延續。這是一個向每個人索取答案的問題,沒有人逃得過它的挑戰。無論我們做什么事,我們的行為都是我們對人類生活情境的解答:它們顯現出我們心目中認為哪些事情是必要的、合適的、可能的、有價值的。這些解答又都被“我們屬于人類”以及“人類居住于這一地球之上”等事實所限制。

      當我們考慮到人類肉體的脆弱性以及我們所居住環境的不安全性時,我們可以看出: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命,為了全體人類的幸福,我們必須拿出毅力來界定我們的答案,以使它們眼光遠大而前后一致。這就像我們面對一個數學問題一樣,我們必須努力追求解答。我們不能單憑猜測,也不能希圖僥幸,我們必須用盡我們力所能及的各種方法,堅定地尋求答案。我們雖然不能發現絕對完美的永恒答案,然而,我們卻必須用我們的所有才能來找出近似的答案。我們必須不停地奮斗,以找尋更為完美的解答,這個解答必須針對“我們被束縛于地球這個貧瘠星球的表面上”這件事實,以及我們居住的環境所帶給我們的種種利益和災害。

      現在,我們來討論第二種事實。這個事實是:我們自己并不是人類種族的唯一成員,我們四周還有其他人,只要我們活著,就必然要和他們發生聯系。單個的人是很脆弱的,他要受到種種限制,這使得單個的人在多數情況下無法單獨地完成自己的目標。假如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并且想只憑借自己的力量來應付一切問題,他只能面對失敗和滅亡。單個的人無法保全自己的生命,人類的生命也因而無法延續下去。個體必須和他人發生聯系,因為個體的人是脆弱的、無能的、受到種種限制的。個體的人為了自己的幸福,同時也為了人類的福利,所采取的最重要的步驟就是和別人發生聯系。因此,我們對生活問題的每一種答案都必須把這種聯系考慮在內,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生活在與他人的聯系之中,假如我們將自己孤立,我們必將自取滅亡。這是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因此,我們人類最大的問題和目標就在于:在我們居住的星球上,和我們的同類合作,以延續我們的生命和人類的命脈。如果我們想要生存下去,我們的情緒、行為就必須和這個問題與目標互相協調。

      人類同時還被另一種事實所束縛:人類有兩種性別,個體和人類集體生命的存續都必須依賴于這一事實。由于這一事實的存在,人類社會才產生了愛情和婚姻這兩種聯系,這是每一個男人或女人都無法回避的。人類面對這個事實時的所作所為,體現了他對生活給出的某種答案。人們可以用許多不同的方式來解決這一事實所帶來的問題,他們的行為可以表現出他們認為可以為他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最佳方法。

      我們在前面所敘述的這三種事實帶來了三種問題:如何謀求一種職業,以使我們在地球的天然限制之下得以生存;如何在我們的同類之中獲取地位,以使我們能互助合作并分享合作的利益;如何調整我們自身,以適應“人類存在有兩種性別”和“人類的延續和擴展,有賴于我們的愛情生活”等事實。事實上,這三種問題就是人類不得不面對的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問題。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的研究發現:對于個體的人來說,生活中的每一個問題幾乎都可以歸納于職業、社會和性這三個主要問題之下。每個人對這三個問題所做出的反應,都清楚地表現出他對生活意義的最深層的感受。舉個例子說吧,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很不完美,他對職業也不夠盡心盡力,他的朋友很少,因為他發現和他的同伴接觸是件痛苦的事。那么,從他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這些拘束和限制,我們可以斷言:他一定會感到“活下去”是件艱苦而危險的事,生活對他來講機會太少而挫折太多。他的活動范圍一定非常狹窄,這與他對生活的意義的判斷有關:生活的意義對他來講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因而他傾向于把自己封閉起來,避免和別人接觸。反過來說,假如有一個人,他的愛情生活非常甜蜜而融洽,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觀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他的交際范圍廣泛而成果豐碩。我們可以據此而斷言,這樣的人必然會感到生活是一種富于創造性的過程,生活中充滿了機會,卻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對于他來說,生活的意義在于與同伴攜手共進,并作為社會的一分子,為人類的幸福貢獻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3.社會情感



      從上述的例子中,我們可以歸納出各種錯誤的“生活意義”的共同特征,和各種正確的“生活意義”的共同特征。所有失敗者——神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問題少年、自殺者、墮落者、娼妓——之所以失敗,就是因為他們缺乏歸屬感和社會興趣。他們在面對職業、友誼和性等問題時,都不相信可以通過合作的方法來加以解決。他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一種屬于他們個人的意義:他們認為,沒有哪個人能從實現目標中獲得利益,他們的興趣因而也只停留于自己身上。他們爭取的目標是一種虛假的個人優越感,他們的成功也只對他們自身才有意義。謀殺者在手中握有一瓶毒藥時,可能會體會到一種權力之感,但是,很明顯地,他只能使自己相信自己的重要性,對別人而言,擁有一瓶毒藥并不能抬高他的身價。事實上,屬于私人的意義是完全沒有意義的,意義只有在和他人交往時才有存在的可能。只對某個人意味著某些事情的東西實在是毫無意義的。我們的目標和動作也是一樣,它們唯一的意義,就是它們對別人的意義。每個人都努力地想使自己變得重要,但是如果他不能認識到人類的重要性是依賴他們對別人的生活所做出的貢獻而定的,那么他必定會踏上錯誤的道路。

      我曾經聽說過一則關于一個小宗教團體領袖的故事。有一天,她召集了她的教友,告訴他們:世界末日在下星期三就要來臨了。教友們在震驚之下,變賣了自己所有的財產,放棄了俗世的雜念,緊張地等待著世界末日的到來。結果,星期三沒有發生任何事情。第二天,這些教友匯集在一起,向這位領袖興師問罪:“瞧瞧我們處境的困難吧!”他們說:“我們放棄了所有的保障,我們告訴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他們譏笑我們的時候,我們還充滿信心地說,我們的消息是從最絕對的權威處聽來的?,F在星期三已經過去了,世界為什么仍然安然無恙呢?”“可是,”這位女先知說道,“我的星期三并不是你們的星期三呀!”顯然,這位女先知在用屬于她私人的意義來逃避別人的攻擊。屬于私人的意義實在是經不起考驗的。

      所有真正的“生活意義”的標準是:它們都是共同的意義,也就是說,它們是別人能夠分享的意義,也是能被別人認定為有效的意義。能夠解決一個人所面臨的生活問題的好方法,必然也能為別人解決類似的問題,這些成功的方法對人類來說具有共同的意義,也是可以分享的。即使是天才,也只能用其至高無上的效用來定義,因為一個人的生命只有被別人認定為對他們很重要時,他們才會稱他為天才。由此,我們可以總結出生活的意義在于為團體貢獻力量。在這里,我們談的不是職業動機。我們不管職業,而只注意成就。能夠成功地應付人類生活中所存在的問題的人,他的行為方式明顯地告訴我們:生活的意義在于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他所做的每件事情似乎都被其同類的喜好所指引,當他遭遇困難時,他會選擇用不和別人利益發生沖突的方法來加以克服。

      對許多人而言,這很可能是一種新的觀點,他們也許會懷疑,我們賦予生活的意義是否真的應該是: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和互助合作。他們或許會問:“對于自己,我們又該做些什么呢?如果一個人老是考慮別人,老是為別人的利益奉獻自己,他難道不會感到痛苦嗎?如果一個人想要使自己得到適當的發展,他無論如何也應該為自己設想一下吧?我們難道不應該學習怎樣保護我們自身的利益,或加強我們自身的人格嗎?”這種觀點看似正確,但事實上卻大謬不然,因為它提出的問題都是虛假的問題。假如一個人在他賦予生活的意義里,希望對別人能有所貢獻,而且他的情感也都指向了這個目標,他自然會把自己的人格塑造到理想形態——一種對他人、對社會都有貢獻的狀態。他會根據自己的目標調整自己,他會根據自己的社會感覺來訓練自己,他也會從練習中獲得種種能力和技巧。只要他認清了目標,學習達成目標的能力和技巧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他會不斷地充實自己,以解決生活中的三種問題,他自己的能力也將不斷地擴展。讓我們以愛情與婚姻為例。如果我們深愛著我們的伴侶,如果我們致力于豐富我們伴侶的生活,我們自然會竭盡所能地表現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假如我們沒有奉獻的目標,而只想憑空發展自己的人格,那就只是在裝腔作勢,只會使自己更不愉快而已。

      另外,還有一點足以證實奉獻是生活的真正意義。我們可以審視一下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遺物,你看到了什么?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都是他們對人類生活的貢獻。我們可以看到祖先們開發過的土地,也可以看到前人建造的公路和建筑物。我們的傳統,我們的哲學,我們的科學和藝術,以及我們處理人類問題的技能,無不體現了我們的祖先將生活經驗互相交流的成果。這些成果都是對人類幸福有所貢獻的人們留下來的,其他的人們又怎么樣呢?那些不懂得合作和奉獻的人,那些賦予生活另一種意義的人,那些只會問“我該怎樣逃避生活”的人,都怎么樣了呢?他們在身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他們已經徹底死亡,他們的整個生命是如此的蒼白無力。我們的地球似乎在對他們說:“我們不需要你,你根本不配活下去。你的目標,你的奮斗,你所抱持的價值觀念都沒有未來可言。滾開吧!一無可取的人!快點死亡,快點消失吧!”對于不是以合作和奉獻作為生活意義的人,我們所下的最后結論是:“你是沒有用的。沒有人需要你,請你走開!”當然,在我們現代的文化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不完美之處;一旦我們發現了各種弊病,我們就應該致力于改變它,當然,這種改變必須以為人類謀取更多福利為前提。

      了解這種事實、抱持這種觀念的人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他們深深地知道:生活的意義在于對人類全體發生興趣并與之合作為我們的世界做出貢獻,他們也正在努力地培養著愛情和對社會的興趣。在各種宗教思想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救世濟人的胸襟。世界上所有偉大的運動,都是人們想要增加社會利益的結果,宗教即是朝此方向努力的最大力量之一。然而,宗教的真實內涵卻經常被曲解;除非它們能更直接地致力于這項工作,它們現有的表現很難讓我們再看出宗教在增加社會利益方面還能做多少工作。由于科學使人類對其同類的興趣大為增加,所以它或許比政治和宗教等其他運動更能接近這一目標,也更能讓人類了解生活的意義。我們從各種不同的角度探討這一個問題,但我們的目標卻始終如一——增加對別人及社會的興趣,促進合作,為我們人類做出貢獻。

      我們所賦予生活的意義,就好像是我們事業的守護神一樣,而我們賦予生活的錯誤的意義卻像附在我們身上的惡魔。因此,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意義是如何形成的,它們彼此之間有哪些不同,如果它們犯了重大的錯誤又應如何糾正等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問題都屬于心理學的研究范疇。心理學之所以有別于生理學或生物學,就是它能利用對“意義”以及“意義”對人類行為及人類未來的影響等事情的了解,來增進人類的幸福。


      前言/序言

      譯者序

      A.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出生于維也納郊外,和弗洛伊德同屬于精神心理學界大師級的重要人物。他自小患有駝背,行動不便,因此,他覺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五歲那年,他患了一場幾乎致命的重病,痊愈之后,他便決心要當醫生。以后,他說他自己的生活目標就是要克服兒童時期對死亡的恐懼,他的許多心理學上的觀點都可以從他童年時代的記憶中尋出蛛絲馬跡。

      1895年,阿德勒從維也納大學獲得了醫藥學學位。兩年后,他和來自俄國的留學生蒂諾菲佳娃娜結了婚。在維也納居住期間,阿德勒也像普通的維也納人一樣,經常到咖啡館和朋友及學生們一起飲酒作樂,談天說笑。他友善謙和,不拘小節,因此和三教九流的人都交上了朋友。

      阿德勒曾經熟讀弗洛伊德所著的《夢的解析》一書,他認為它對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貢獻。他曾在維也納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寫文章為弗洛伊德的觀點作辯護,結果弗氏寫信給他,邀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討論會——有人因此而認為阿德勒是弗氏的學生,其實大謬不然。雖然阿德勒的觀點和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弗氏的集團。此后,阿德勒成為這一集團的領導人之一,飽受弗氏的贊譽,并繼弗氏之后,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兼《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

      1907年,阿德勒發表了有關由身體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補償的論文,這篇文章使其聲名大噪。阿德勒認為:由身體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墮落或發生精神病,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例如富蘭克林·羅斯?;加行郝楸园Y,但通過奮斗卻最終成為美國總統。有時候,一方面的缺陷也會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補償,例如尼采身體羸弱,可是他卻棄劍就筆,寫下不朽的權力哲學。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歷史上或文學作品中真是多得不勝枚舉。

      以后,阿德勒更體會到: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都是一種普遍存在的事實,因為他們身體弱小,必須仰賴成人生活,而且一舉一動都受成人控制。當兒童們利用這種自卑感作為逃避他們能夠做的事情的借口時,他們便會發展出神經病的傾向。如果這種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存在下去,它便會構成“自卑情結”。因此,自卑感并不是變態的象征,而是個人在追求優越地位時的一種正常的發展過程。

      此時,弗洛伊德認為阿德勒的觀點是對自我心理學(ego psy-chology)的一大貢獻,可是卻覺得它未談及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等部分,而且所謂的補償作用也只是自我的一種功能而已。這時候,阿德勒的觀點尚未自成一個獨立的系統,然而,當阿德勒主張補償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時,弗洛伊德便與他勢同水火了。

      起初,兩人還彼此容忍對方,可是當弗氏要求阿德勒登在其學刊上的文章要先受榮格(Jung)檢查時,他們正式鬧翻了。弗氏致信《心理分析學刊》發行人,要他把學刊封底阿德勒的名字除掉,否則就把弗氏自己的名字去掉!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為了阿德勒的觀點曾經開了許多次會,由于弗洛伊德和其他許多人都堅持阿德勒的觀點無法見容于心理分析學派,阿德勒便率領他的一群跟隨者退出心理分析學會,而另組“自由心理分析研究學會”,并自稱其研究為“個體心理學”。

      在和弗洛伊德決裂之后,阿德勒摒棄了弗氏泛性論的心理分析觀點,他認為這是對性的迷信,并以社會的概念來解釋男性欽羨。他并不否認潛意識動機的實在性,但是他卻比弗氏更重視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認夢的解釋有其重要性,不過他卻認為夢是解決個人問題的一種方法,而不像弗氏那樣,事事都以性來解釋。例如俄狄浦斯情結的發生,他也認為只是被寵壞的孩子對母親的依賴而已。當然,性欲是存在的,不過它和饑餓或口渴一樣,這種生物學上的因素只有在追求優越地位時,才能進入心理學的領域。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德勒曾在奧國軍隊中服役,充當軍醫。以后,他又曾在維也納的教育機構中從事兒童輔導的工作。此時,他發現:他的觀點不僅適用于父母和子女間的關系,而且可涵蓋師生關系。

      在1920年左右,阿德勒已經聲名遠揚了。在維也納,有許多學生和跟從者包圍著他,他和他們一起度過了許多時光。然后,他便周游各國,到處講學。1926年,阿德勒初抵美國,受到熱烈歡迎。1927年,他受聘為哥倫比亞大學講座教授。1932年,他又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1934年,阿德勒決定在美國定居。次年,他創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學刊。1937年,阿德勒受聘赴歐洲講學。由于四處爭聘,他有時甚至一天之內要分赴兩個城市演講。由于過分勞累,他終于因為心臟病突發而死于蘇格蘭阿伯丁市的街道上。

      阿德勒一生著作豐富,而此書著成于阿德勒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書中包括了阿德勒最主要的思想。由于譯者水平所限,書中定有疏漏之處,尚祈讀者不吝指正。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弗洛伊德的學生之一,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

      阿德勒有《神經病的形成》《自卑感》等著作,他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后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譯者簡介:

      曹晚紅,1995年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獲法學士學位。2001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學院,獲文學碩士學位。2001年7月-8月,赴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進修。2006-2007,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資助,作為訪問學者赴德國美因茨大學進修。2008年獲中國傳媒大學法學博士學位。曾任職多家報刊編輯、記者,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北京青年報》、《北京市場報》等媒體發表新聞作品十萬余字。

      合作伙伴

      國家新聞出版署 高教社網上書城 團結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中國言實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龍門書局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 中國工人出版社 現代出版社 科學普及出版社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學苑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 華夏出版社 中國政府采購網 線裝書局 開明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中華書局 江蘇鳳凰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長江文藝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中國商業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團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地址:北京市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西集鎮陳桁村委會東200米 (備案京ICP備16061730號-1) 郵編:100054
      電子郵件:shuzhiyuan918@qq.com 聯系電話:010-60846281;手機17710290555 。qq75881979。
      版權所有:北京五車書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公安部備案號11011202000405 技術支持:北京五車書源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欧美日韩国产日韩精品,日韩免费精品大片,欧美精品女人久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久麻豆系列